导读:跻身“十三五”规划55人专家智囊团,做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代言人,董明珠实至名归。
即将到来的“十三五”时期被看做是中国发展最为关键的五年。承担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深化改革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历史使命,“十三五”规划的编制工作意义重大,影响深远,同时也面临着莫大的考验。
我们看到,近日国家发改委为编制好“十三五”规划,组建了一支由55人组成的豪华智囊团,来自经济、金融、科技、环保、能源、城市规划等各领域的顶尖学者和企业家名列其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份智囊团名单中,有3位是来自实体经济的企业“委员”。最近频频登上媒体头条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是其中之一。
可能是最近有关格力和董明珠的新闻太多了,与更吸引人眼球的格力手机横空出世事件相比,董明珠成为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智囊团成员这件事似乎并未引起媒体的太大关注。而在笔者看来,这件事的新闻价值远超近期聚焦在董明珠身上的社会舆论,因为它反映出的是格力对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,获得了国家的高度认可,其背后蕴藏着的“工业精神”也正是实现“中国制造2025”规划的基石所在。
自强不息
在国家发改委官网上,对于董明珠“委员”的介绍是:1990年加入格力电器,历任业务经理、经营部副部长、部长、副总经理、总经理、副董事长兼总裁、董事长兼总裁等职务。第十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担任民建中央常委、全国妇联第十届执委会委员、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、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、广东省妇联执委会委员、广东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、珠海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、珠海市红十字会荣誉会长等职务。
其实,董明珠身上还有很多光环。她是全球知名杂志《财富》2014年度“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”排行榜榜首,是联合国“城市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”,是2013年“中国经济年度人物”……
20年多年间,董明珠从一名基层业务员,成长为格力电器掌门人,将格力电器这艘年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巨型航母行驶进了国际市场。格力电器的成功,可以说与董明珠自身所具有的脚踏实地、充满自信、勇于变革、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。
董明珠,属马,狮子座。若按星相解读,这类人永远都是胜利者,因为他们不畏困阻不惧敌对,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,在鼓励中不断超越自己。一旦他们确定了目标,就会毫不犹豫地一头钻进去,不成功是绝对不会出来的。
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,将董明珠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2001年初,重庆一家大型外资企业伏特公司向全国公开招标购买50套“一拖四”多联式中央空调。消息公布后,包括格力在内的国内各大空调企业纷纷报名参加竞标。
事实上,国内当时没有一家企业具备生产这种空调的技术和能力,格力也没有,只能做到“一拖二”。按照当时中国企业的惯常做法就是到国外买技术。2001年,格力高层到日本希望引进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,并打算出5亿元的高价。然而,一向与格力合作良好的日本企业一口回绝了格力的请求,而且连相关设备的配件都不卖给格力。日方明确表示,自己花了16年才研制出来的核心技术是绝对不会转让给任何一家中国企业的。
这事对格力上下触动很深,彼时董明珠担任格力总裁,她和格力的领导层深深地意识到,买别人的技术只能是别人要淘汰的,要树立中国品牌形象,就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。格力领导层当即决定组织攻关小组,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掌握多联式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。他们相信别人能做到的,格力也能做到。
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,才有了今天的格力,成就了格力全球空调行业领军者的地位。
今天的董明珠,依然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在“互联网思维”的风口上,董明珠没有人云亦云,而是在认真思考。她坚定地认为,没有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,互联网等于零。
董明珠从来不是默守陈规之人。我们看到,格力无论是做手机,还是做自动化加工设备,都融入了互联网新技术、新思维。面对“互联网+”的风潮,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,董明珠在进行着脚踏实地的探索。
追求极致
有了骨血,就有了精魂。
有专家表示,“中国制造2025”更多借鉴学习了德国工业4.0战略。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,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,就要坚持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强化基础、绿色发展。
我们看到,格力电器多年来正是在沿着这个方向在不断地前进。今年1月份,格力荣获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国家科技进步奖。同时,董明珠对于技术、创新和质量的极致追求,也与“德国制造”的精髓颇为一致。
众多业内人士认为,要实现“中国制造2025”任重道远。整体来看,中国制造的升级面临着很多的困境,比如产品附加值低、高端人才缺乏、创新投入短缺、贸易壁垒高筑等等。于企业而言,应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改变为质量效益竞争优势,改变资源消耗大、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,推行绿色制造。
格力,早已开启了绿色制造之路。董明珠立志将格力打造为百年品牌,为追求核心技术锲而不舍,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。
一个业界熟知的事件是,格力曾设计了一款卧室空调,风扇叶与机体只有0.8毫米缝隙,既美观又阻挡灰尘,而一般的卧室空调缝隙是1.5毫米。研发人员本来沾沾自喜,认为公司领导肯定满意。但是董明珠依然嫌缝隙太大不好看,要求改小改小再改小。最终,产品延迟了3个月推出,做到了不可思议的0.3毫米缝隙。
董明珠表示,格力一直在用挑战式的思维,追求极致,突破极限,研究并掌握核心技术。格力每年约40亿元且不设上限的研发投入、8000多人的研发队伍,是其创新驱动的根基,直接产生的结果是平均每天有11项专利问世,仅空调产品就有12700多个品种规格。
从“好空调,格力造”到“格力掌握核心科技”,再到“让天空更蓝,大地更绿”,现在的“科技改变生活”,格力每一步成长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格力一直以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”为研发目标,无论是格力空调还是晶弘冰箱、TOSOT生活电器,都十分强调消费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,在性能设计和外观设计上也非常人性化。
在研发和生产方面,格力紧贴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战略。
在产品研发上,节能省电的“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”已应用于格力全部家用空调产品,“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和多联机系统”把“不用电费的中央空调”由梦想变为现实。下一步,格力的目标是,不仅仅格力空调不用电费,格力空调发的电还能用于消费者家中所有电器的能耗上。
同时,鲜为人知的是,格力还先后在长沙、郑州、石家庄、芜湖、天津投资建设了五家绿色拆解基地,倾心打造循环经济,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懈努力。
并且,为了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用人结构变化和要求,格力工程技术学院正在筹建中。去年7月,格力与德国被誉为欧洲“优秀工程师摇篮”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达成合作,共同推进格力学院建设,培养更适合格力技术要求的人才。未来,格力学院也将面向社会培养更多的制造业人才。
敢说真话
“我在格力干了20年,是战斗的20年,与市场斗,与人斗,与自己斗。”董明珠曾在自传《棋行天下》中如是写道。
去年以来,董明珠因为“直言不讳”,甚至被有些人看做是“新时代的大炮”。对于敢说真话的董明珠,业界褒贬不一。但董明珠对此十分淡定:没有人出来讲真话,中国制造怎么办?
这或许也是董明珠入选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专家智囊团原因之一。毕竟,智囊团的任务是建言献策,说真话是最基本的要求,也是弥足珍贵的。
回顾去年7月14日下午,6位行业领军的企业家获邀走进中南海会议室,与总理李克强、副总理张高丽等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经济形势座谈。
“很多人觉得经济形势不好,但从我自己的角度看,我觉得非常好”,“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,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”,“不要对节能产品进行补贴,因为目前国家对节能标准监管不力,给一些企业可趁之机”……作为获邀的唯一女性企业家,董明珠的发言得到了总理“气壮山河”、“罕见”、“敢说真话,不怕得罪人”的现场表扬。
董明珠确实是个敢说真话的人,因为她具备说真话的底气。秉持实干家自强不息、勇于接受挑战、敢说真话、智慧过人的精神,董明珠带领格力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上不断探索。
跻身“十三五”规划55人专家智囊团,做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代言人,董明珠实至名归。